疏通“堵点”、化解“难点”、消除“痛点”。今年9月份以来,洛阳紧抓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,坚持“多点发力”打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“任督二脉”,消费引擎迸发强劲动力,有效助力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深入推进。截至目前,全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总数1800辆,带动消费383.31万元,申请补贴84.03万元。
一、加大培训力度,疏通政策“堵点”。
专门成立工作专班,全省率先印发《“淘‘旧’汰‘非’”2024洛阳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细则》,适时组织平台公司对专业市场、参与商户、回收企业等开展操作培训,于洛阳网公众号及时发布以旧换新政策解读,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省专项部署、市工作会议精神,切实把上级最新要求传导到“神经末梢”。
二、拓展销售网点,化解推进“难点”。
针对经销商没有积极性、主动性差等问题,发动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组织辖区销售商户参与以旧换新活动,鼓励七里河、道北、关林等专业市场积极参与,通过多轮次宣传发动,参与商户从起初不到10家增加到目前的66家,基本实现全域覆盖,极大方便了消费者就近消费。同时,鼓励中再生、中金丰通、轲畅实业等5家回收单位参与回收,在零售集中区域增设回收网点,确保了回收价格的市场化。
三、强化市场供应,消除消费“痛点”。
直面市场新车型普遍“缺货”现状,“新国标”电动自行车迟迟无售的窘境,主动向上对接沟通,并召开品牌商座谈会,发挥雅迪、爱玛、台铃等头部商家能动性,确保以旧换新期间新车供应充足。针对异地车、无牌车、车架号无法辨认等特殊情况,出台具体的操作办法,加快申请审核、补贴兑付效率,让消费者切实增强体验感和满意度。
下一步,洛阳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加力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,“攥指成拳”扩面提标直达,紧紧围绕人民群众“安全出行”,抢抓年末消费旺季,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质效,推动利好政策惠及更多消费者。
返回洛阳网首页>>
|